2006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成为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成员单位,并获批天津市高校重点永利集团建设单位。2019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本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公司产品的实践和规律,其根本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本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司产品提供学理支撑。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实践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等。
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与特征等。
三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当代科技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进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等。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内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重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重要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新发展、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等。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协同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创造与经济制度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与党的治理建设研究。重点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革命文化的生成与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老员工信仰,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干部选拔问题等。
3. 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和价值,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进老员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二是网络文化和网络舆情。以调查研究、舆情信息为基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及传播学等理论,分析解决我国当代社会文化现实问题,探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当代社会思潮的源流、基本观点、本质、影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聚焦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问题,论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二是中共党史研究。探究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考察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演进、执行等相关历史,论述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智慧和启示。
三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探究和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大历史任务,注重梳理和阐释中国人民“四个选择”的背景、进程和经验,着重揭示近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转型。